Effectiveness

Designed
  1. 學生方面:
    1. 老師更能了解學生需要,為學生挑選合適的課外優良讀物並可設計一套以「學生為本」的閱讀報告工作紙;
    2. 提升同學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表現能力及溝通能力;
    3. 鞏固學科知識和增進課外知識。
  2. 老師方面:
    1. 幫助老師增廣專業知識及擴闊閱讀視野,增進個人對閱讀文化的認知和愛好;
    2. 促使老師不斷改良及創新已有的教學模式;
    3. 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
  3. 學校方面:
    1. 令學校圖書館成為一個高能帶動資訊的地方。
  4. 家長方面:
    1. 推動家校合作。
Actual
  1. 學生方面:
    1. 奠定了基本的課外閱讀習慣;
    2. 透過多閱讀課外書籍、參與作家講座分享及閱讀活動、戶外參觀等,增加了課外知識;
    3. 透過教授同學專題研習的技巧及研習過程後的分享和檢討,學生的自學及自治能力明顯增強了;
    4. 提升了同學在閱讀和作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5. 學生團隊精神及服務精神提高。
  2. 老師方面:
    1. 校長和老師成為學生的閱讀夥伴,促進了師生關係。
  3. 學校方面:
    1. 發展出一套適合計劃學校中一至中三同學使用的基本閱讀計劃工作紙;
    2. 建下了多元化的圖書館自學網頁,亦令圖書館的設備更完善;
    3. 全校閱讀風氣提升。
  4. 家長方面:
    1. 閱讀計劃其中的「親子閱讀計劃」,促進親子關係。

Evidence

  1. 自我評估;
  2. 數據評估;
  3. 統計學生的借書率,與未舉辦此活動前作一比較;
  4. 統計同學及家長出席有關活動的人次是否比以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