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lementation
Designed
- 學生方面:
- 課程教授:內容包括貝類的形態和構造;貝類的生態和分佈;貝類的分類;標本的搜集和處理;標本搜集的原則;
- 田野考察:月一整年的時間定期往貝澳海灘對貝類動物作全面調查,包括交字記錄、拍攝、錄像、以及標本搜集;
- 標本處理:包括清洗、整理、分類、記錄、資料儲存以及在校內設置標本展覽箱,展出研究成果;
- 製作網頁:師生共同製作貝澳貝類的網頁。
- 老師方面:
- 圖冊編印:編輯貝澳海產貝類圖錄,印刷成書,向區內及公眾人士介紹貝澳的貝類及宣揚環保訊息。
Actual
- 學生方面:
- 成立了一個拾貝小組,每星期聚會一次,主要活動是往貝澳海灘搜集貝殼及做一些貝類的生態記錄,包括統計記錄、文字記錄和攝影;
- 遇上雨天或潮漲的日子,拾貝小組會在課室內學習貝類的知識,清洗及整理貝殼標本;
- 學生跟校長一起翻查學校的舊記錄,走訪村裏的長者,搜集有關杯澳公立學校的歷史資料,最後協助其他兩位同學寫成《杯澳學校的歷史點滴》一文;
- 與老師一起製作關於貝類的網頁;
- 拾貝小組的成員訪問校工(貝澳的原居民),採訪關於貝澳的變遷。
- 老師方面:
- 根據學生的發現寫成「變化之美」文章一篇,印發給學生溫習;
- 在訪問前教導學生應有的禮貌和技巧,及指導學生攝錄整個訪問過程,並編輯及攞放在網頁上;
- 整理貝類教材,編寫成比較完整的學習單元並編入小五常識科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