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ness
Designed
- 學生方面:
-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 加強學生的資訊素養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 增進學生學習及吸收知識的質素。
- 老師方面:
- 透過集體備課及活動會議,加強老師間的溝通及協作關係;
- 透過跨科備課,加強科組間之溝通,協調科組間的強弱項,優化教學效能。
- 增強老師應用資訊科技於學習活動的動機及信心。
- 學校方面:
- 加強老師的團隊合作精神;
- 推動校內應用資訊科技教學的文化;
- 計劃中所購得的設備,有助校方日後繼續推行第二階的活動;
- 能整合學校學習管理系統及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優勢,並透過無線網絡及袋裝電腦來輔助教學的戶外學習活動教學模式。
Actual
- 學生方面:
- 學生從教室書本中學習的模式,轉成活動學習的模式,從實境中學習課堂中教授的知識,拓寛學生的視野;
- 學生得以接觸一些較新的科技,以面對現在和未來社會挑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 掌握新科技的操作以完成指派的學習活動,加強學生的成功感;
- 活動多以小組形式進行,要求學生根據個人專長分工及配合,促進學生發揮專長及潛能;
- 在課室以外的地方進行學習活動,學生離開課室的框框,在較活潑的氣氛下學習,提升學習興趣。
- 老師方面:
- 透過預備及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接觸及體驗移動學習科技整合於教學活動的活動模式,拓寬教師的視野;
- 為教師提供更多培訓機會,讓教師在應用資訊科技於其工作上增加了認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 學校方面:
- 在計劃進行中成立的一個專項小組,加強了學校成員間的合作,促進了學校的團隊精神;
- 舉辦簡報會及分享會,邀請各中小學參與,增加了學校舉辦活動的機會,亦加強學校之間協作交流的機會,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Evidence
- 以問卷調查收集學生意見;
- 以問卷調查及訪問收集老師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