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ness

Designed
  1. 學生方面:
    1. 減少學生在同一時間面對的學科數目,讓學生在同一範疇上得到較長的學習時間;
    2. 給予學生按興趣選擇程的權利,例如學生可選擇感興趣的題目行專題研習;
    3. 以專題研習為方法,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
  2. 老師方面:
    1. 擴闊教師的教學範疇,藉課程統整,教師有機會接觸其他學科;
    2. 提高教師的團隊精神,透過計劃,教師有較多共同備課、教授、及接受培訓的機會,從而增進教師整體的團隊精神;
  3. 學校方面:
    1. 透過課程統整,協助學生整合不同人文學科的知識,從而培養元智能的下一代;
    2. 打破科際間的割裂現象,提供科際合作的機會。
Actual
  1. 學生方面:
    1. 增加學生思考角度;
    2. 增加學生的成功感;
    3. 促進學生專長及潛能的發展;
    4. 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方式;
    5. 訓練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6. 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2. 老師方面:
    1. 增加教師的成功感;
    2. 提供教師培訓機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 與校外專業機構合作,提升教師專業知識。
  3. 學校方面:
    1. 提升學校整體形象;
    2. 改善學習氣氛;
    3. 增加學校舉辦活動的機會;
    4. 增加學之間協作交流的機會;
    5. 在校內激勵目學習的動機;
    6. 在校內推動教學研究風氣;
    7. 促進學校團隊精神。

Evidence

  1. 任教老師課堂評估學生表現;
  2. 利用問卷調查及訪問收集學生和老師的意見;
  3. 分享會中與會者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