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ness

Designed
  1. 學生方面:
    • 培養幼兒形成探究的習慣。
  2. 教師方面:
    • 培訓教師,令每校最少有一位教師能獨立設計幼兒科學教學活動。
  3. 學校方面:
    • 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幼兒科學課程及教材;
    • 成立一個專門網站,內容包括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原則、內容、方法,計劃的教學成果、家長意見等。
  4. 家長方面:
    • 獲取家長對教改的支持。
Actual
  1. 學生方面:
    • 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方式,購置了一批安全的、有趣味性的、有探究作用的幼兒科學玩具和教具,利用小組實驗和設置科學角的形式,讓幼兒在操弄當中發現一些科學原理,既輕鬆又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帶出多樣化學習為緯的綜合性課程。
    • 教會學生如何探究、思考問題,從少培養他們尋根究底、敢於質疑、敢於創新的習慣,教會幼兒一些探究方法,訓練他們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 教師方面:
    • 提供教師培訓的機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 往上海進行觀課活動,和當地教師舉行座談交流會,拓闊教師視野;
  3. 學校方面:
    • 完成一個完整的探究式幼兒科學教材套,提供多元學習方式;
    • 增加學校舉辦活動的機會;
    • 增加學校之間協作交流的機會;
    • 在校內推動教學研究風氣及團隊精神;
    • 成立了一個計劃的專門網站,內設「介紹計劃」、「教學交流」、「科學實驗」、「公眾回應」等子頁,詳盡地介紹計劃內容及推行過程。

Evidence

學生方面:

  1. 透過試教錄影及學生作品評估科學課程的成效。
教師方面:
  1. 透過問卷及統計出席率評估培訓課程;
  2. 透過試教後交流評估科學課程的成敗;
  3. 教院科學系導師鄧權隱到各學校觀課並於課後即時給予意見;
  4. 上海觀課總結報告。
家長方面:
  1. 利用問卷及網頁回應評估計劃的成效;
  2. 統計各校家長參與講座和親子活動的人數。從聯校講座問卷統計得知,家長對計劃的支持率達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