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ness

Designed
  1. 學生方面:
    1. 培養學生植根社區,關懷萬物,放眼歷史文化的宏觀視野;
    2. 整合八大學習領域,文理兼融,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3. 提升學生的九種共通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經驗;
    4. 透過探索和實踐,把知識深化為能力、內化為態度,讓他們學會學習,為未來的生活創富。
  2. 老師方面:
    1. 有助發展校本課程和提升教師對課程設計的能力;
    2. 提升教師在課程設計及課程統整的意念與技巧;
    3. 提升教師掌握戶外教學的技巧;
    4. 提升教師策劃和設計考察活動的能力;
    5. 讓教師重新反思正規與非正規課程、學科與活動的關係;
    6. 讓教師體驗推行以學校為本課程的具體程序和不同崗位的工作;
    7. 透過設計及推行課程讓教師內化「學會學習」的精神和理念。
  3. 學校方面:
    1. 延伸教學場所,讓大自然、社區、任何場景成為有學習意義的教室;
    2. 以主題式跨學習領域的教學計劃作為實施開放教室的主軸;
    3. 以自主性學習的設計為策略,邁向開放教室中的目標;
    4. 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整合社區資源,手成開放教室的理想。
Actual
  1. 學生方面:
    1. 確立清晰有系統的研習步驟:中一學 生在專題研習的層次比小學時顯著提升,尤以自訂研習題目、進行意見調查/訪問、資料整理/分析和作出口頭報告四方面更為明顯。
    2. 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加強學生在訂定題目上的自主性。
    3. 強化共通能力的培養:在共通能力的培養上,近七成的學生認為這次專題研習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培養共通能力,包括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老師方面:
    1. 教師培訓使教師掌握到專題研習的理念,也提升了教師對課程設計的能力和指導小組的技巧;
    2. 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文化。
  3. 學校方面:
    1. 發展校本課程。

Evidence

  1. 邀請中、港、台及新加坡5位專家及2間中學到訪計劃學校作交流,他們對計劃表示認同和肯定;
  2. 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共創優質計劃(USP)分別於2001年9月和2002年1月,為計劃學校中一級學生進行跨學習領域專題研習前和後的問卷調查,然後進行一個追踨式的、緃向的、為期三年的行動研究,包括問卷、觀察紀錄表及訪談紀錄等,探討學生於初中階段在專題研習的經驗、層次、研習技能、態度等方面的轉變。